在這裡看到了這個計畫:「[募集]網路版Download雜誌計畫」,有點感觸,非得寫下來不可。
計畫的目的其實相當有理想性,就是要讓網友「能更快掌握最新的軟體情報及使用方法」。在今年九月之前我是 Download! 雜誌的副總編輯,而Download! 雜誌從1999年秋季號以季刊形式首次推出時,我就參與其中。看到該文作者對 Download! 雜誌的描述「這是一本介紹軟體的月刊,其中也會包含一些硬體介紹和作家專欄」這兩句話,心中有點感觸。雖然已經不在其位,不過還是有些話想寫下來。不過得先聲明,這只代表我個人對 Download! 雜誌一直以來的看法,不代表現在 Download! 團隊對雜誌的看法。如果要討論現在的 Download! 雜誌,或對雜誌有任何指教,請洽 Download! 雜誌的出版者 PCuSER 電腦人出版社。
表面上看,Download! 雜誌確實是一本以軟體和網路服務為主要介紹對象的學習型雜誌;不過我覺得 Download 要給讀者的遠遠不只這些。網路上可以介紹的軟體那麼多,每天冒出那麼多的新網站,雜誌篇幅有限,該如何篩選?有那麼多部落格和網站介紹最新軟體和網站服務(當然還有更多的硬體訊息),不但速度比幾十天才出一本的雜誌快很多,還能互動,還能搜尋,讀者為什麼要花錢買雜誌?一定是雜誌能夠提供許多網路無法提供的核心服務,讓讀者買回去覺得滿足,得到感動,這樣雜誌才能和讀者取得長期的信賴感,不然要錢的雜誌要怎麼和免費的網路內容競爭?
我不想馬上就指出當初我們如何定位Download! 的核心服務是什麼,我想先回顧一下十多年來台灣電腦雜誌市場的巨大變化。市場的消長與轉型,和讀者的需求變化是連在一起的,而讀者的需求又和和整個電腦與網路的學習與使用環境息息相關。
在十多年前, 當電腦只有專家才能操作,只有企業才能擁有時,市場上當然只有專業雜誌,雜誌除了教你寫程式外,就是業界動態和市場新訊;而當 Windows 3.x 的出現讓電腦變成人人都能使用的普及工具,當電腦進入一般辦公環境,學習電腦成為一股巨大的社會壓力時,PChome 雜誌誕生了,而且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得社會認同,跌破所有老電腦雜誌人的眼鏡,成為全台灣銷量最高的雜誌。這股電腦大學習潮不只讓 PChome 雜誌獲得空前成功,也帶動 PChome 雜誌出版集團的快速成長,後續推出的 PC Office 雜誌、PC Shopper 雜誌、購併而來的電腦玩家雜誌,主攻大眾電腦書市場的 PCuSER 電腦人出版社,都可說是在這波電腦大學習潮尚未退去前的產物。(隨著大學習潮的退去,這些雜誌的影響力,應該說讀者對這些雜誌的需求,當然也下降了很多,這是後話。)
電腦大學習潮的主要學習對象是電腦本身的操作,以及Windows系統、Office與其他套裝軟體的學習,非常明確;但隨之而來的網路大學習潮,學習的目標就沒有那麼明確了。網路本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限制,換句話說就是大家都不知道在網路上可以做什麼;於是各種各樣的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什麼類型的網站都有(後來我們知道這是泡沫的初期現象),當然也有不少以網路為介紹主題的雜誌出現在市場上,主題也如百花齊放,有主打網路生活的,有介紹網站的,有軟體訊息和學習的。Download! 雜誌當然也是其中的一本。
網路泡沫破滅後,不只倒了很多網站,以網路為主題的雜誌更是全數倒地不起,唯一的活口就是 Download! 雜誌。這並不是說 Download! 雜誌有多厲害,而是因為我們本來就沒什麼廣告,花錢不多,緊扣著學習這項服務,還有基本的讀者群,靠發行和圖書的補貼,還能撐下來。一路跌跌撞撞,到後來我們慢慢發現一件事實:讀者想看的不只是軟體學習,讀者更想要的是困難被解決、更想體驗到學會新事物的成就感。我相信是這樣的心理需求驅使讀者選擇想看的題材與雜誌,於是我們把定位調整成追求實用和新鮮的學習內容;每個欄目、每條消息、每個題目,都必須通過實用或新鮮有趣的檢驗標準,不然就絕對上不了 Download! 雜誌有限的頁面。我希望做到每期雜誌都能讓讀者感動,真正得到滿足和幫助,雖然不一定每期都做得很好,但大體上讀者的反應相當正面,也給我們很多好評和鼓勵,銷售數字更證明我們相信的價值可能沒有錯。
當然,現在我已經不在其位了,不過我仍然希望 Download! 雜誌能繼續堅持它和讀者的約定,每個月都能推出讓讀者感動,真正實用或新鮮的題材。我想不管是雜誌、網站還是節目,只要是要面對讀者的媒體,不論形式,不管要錢或免費,都得讓讀者得到某種感動,才能夠和讀者建立長久的關係。這應該是身為編輯或內容製作者不可自棄的使命吧。
Technorati Tags: 雜誌, Download
powered by performancing firefox
Tenz大哥:
回覆刪除我想我可以體會你的箇中滋味,我是DOWNLOAD的忠實讀者,從2004七月開始閱讀這份雜誌到現在,我可以感受的到download的用心。而我就是在你們的雜誌上學東西的!我現在的BLOG和瀏覽器就是靠著雜誌上的介紹才會使用的.我到現在每個月都會買一本,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裡面的內容.你們的內容的用心我真的看得見、體會的到!我永遠支持這份雜誌,當然也會永遠支持你呀!Tenz大哥.Download對我而言,絕對不可能只是「一本介紹軟體的月刊,其中也會包含一些硬體介紹和作家專欄」.
其實不用永遠支持啦,做得好就支持,做不好,棄之而去也是應該的。應該是雜誌對讀者死忠,而不是讀者對雜誌死忠。
回覆刪除Hello, 您好,第一次在貴站發言。
回覆刪除Tenz看來應該是Download雜誌的創刊編輯群之一,能在網路上碰面,非常榮幸。
不過有個小地方想提醒一下,2001年之後,以網路為主題的雜誌其實沒有全部倒地不起,大多數的網路專業雜誌都還勉力活了下來,倒地的大多數目標讀者群為一般使用者的網路雜誌如HOPENET、網路生活等雜誌。
不過到了2006年,很多網路專業雜誌如網路通訊、曾經重新復刊的HOPENET、PC Magazine雜誌最後還是倒地不起。
但也有新的網路雜誌如網管人創刊,老牌雜誌(小小打一下廣告,就是本刊)網路資訊雜誌也還是繼續活著,若得Tenz兄不嫌棄,還請多多指教。
感謝 libraene 指點,我確實講得不夠清楚;如果把專業的網路相關雜誌算進去,事實上確實是有苦撐過來的雜誌。不過如果是以一般讀者為取向的網路相關雜誌,Download! 是唯一的存活者應該殆無疑義。
回覆刪除這幾年來收刊的電腦網路類雜誌也不少,市場變化之大往往令人不勝唏噓。就算現在存活的雜誌,未來仍將面對嚴厲的市場考驗,也希望大家各自找出生存之道,繼續以不同的方式來服務讀者吧。
我們也不願意廣告那麼少啊... XD
回覆刪除廣告會少是因為PCuSER電腦人本來是以書籍出版為主,並沒有廣告部的配置。就算連 Download! 一開始也是以特刊方式來做的,原本打算三個月出一期,後來看到市場反應不惡,半年後變成兩個月一本,又過半年索性變成月刊..
其實Download雜誌在當時的確是個異數,其中極少的廣告量,讓當時身在同行的我忍不住會猜想Download編輯群實在是佛心來的,功德無量啊。
回覆刪除所以才令人覺得欽佩。電腦類雜誌能夠純靠發行活著,其實不容易,尤其你們也同時上7-11架,這市場行銷費用也是不能小看。
回覆刪除libraene:
回覆刪除您太客氣了,事實上那個年代正好是上文提到的電腦與網路大學習潮的時代,所以確實可能單靠發行就養活一本刊物。現在絕對是沒有辦法了。
我想未來的IT雜誌應該就是徹底的分眾市場了,大家在各自的小領域裡耕耘讀者和廠商資源,做出自己的價值感和特殊服務,才可能活得頭好壯壯吧。